在金城第七工程公司有这样一个“与时间赛跑”的人,你可能刚刚在综合楼遇见他,一会又出现在施工现场、建设单位、招标代理公司、监理公司、审计公司……,在多数情况下他顾不上闲聊,匆忙打个招呼后就奔赴下一个工作任务,他就是第七工程公司副经理韩智杰,主要负责七公司工程招投标、合同办理、预结算等方面工作。
在第七工程公司经理刘建眼中,韩智杰是一个“在工作上从不用吩咐”的人。2020年,在分公司经理的支持下,韩智杰带领其他同事在原有涉及安全生产、工程质量、岗位职责、劳务分包等十余项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,相继出台了《安全管理保证体系》、《劳务分包管理制度》、《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》等20余项新制度,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。为了将制度、流程应用到一线,他利用休息及空余时间开展全员培训,在分公司上下形成了一个目标→过程→监控测量→采取措施→持续改进的良好循环系统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工作有计划、实施有过程、结果有检查、不合格有处罚的管理模式,使七公司的管理逐步由规范化向精益化迈进。
在劳务分包负责人眼中,韩智杰是一个 “斤斤计较”的人。在项目管理中,他坚持 “大成本”观念,不断优化人工费、材料费、机械费等现场管理费用的控制,在人工费上实行“固定单价,月度支付,最终结算”方式,他要求各项目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新制定的《里工派工办法》执行,且自己亲自审核派工单,避免了“平日劳务费不清,年底结算加价”的混乱状况;在材料费控制上;他组织预算员在开工前提出材料总计划,现场技术员提出月度计划,在施工过程中通过“用量分析,总量控制”去分析、调整材料的用量,控制了材料的消耗;在机械费控制上,他鼓励现场管理人员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、机械调配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,尽量减少了机械台班的消耗。在他的影响下,七公司上下牢固树立“降成本争效益”的意识,对成本控制做到“全员参与、全过程控制、全方位管理”。
在单位同事眼中,韩智杰是一个“不懂得偷懒”的人。他给自己定下一条 “工程竣工一个月内报出,六个月内完成结算”硬性要求,为了达到这一要求,他常常挑灯夜战,放弃了周末节假日休息,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加班工作,去年一年,他带领同事完成结算项目11个,经他手结算项目金额就达5233.98万元。在保障房一区打桩、四区小学夜间施工期间,他和单位同事成夜地守现场,夜间施工结束后回办公室椅子上眯一会,清醒了接着去跑结算,有人问他不累么,笑笑说“问题不解决睡不着”。
在妻子眼中,韩智杰是一个“把单位当家”的人。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质,加班加点成为常态,他索性将 “家”搬到了综合楼职工宿舍,6岁的孩子跟随妻子在西安生活,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事都落在妻子一人的肩头,去年6月,孩子得疱疹性咽炎,连续两天发烧,最高烧到39.2℃,等到第三天他实在“坐”不住了,向经理请好了假,买好去西安高铁票,准备动身去西安,结果早晨妻子告诉他,孩子高烧退了,他又将高铁票退了……因为这事儿妻子埋怨了很久,其实韩智杰对于家庭很是愧疚,一有空闲就与在西安的妻子孩子视频通话来缓解彼此的思念。
在党支部书记睢新眼中,韩智杰是一个有“钉钉子精神”的人。作为基层管理干部, 他甘当“螺丝钉”,每当遇到棘手问题,他会主动为分公司分担、分忧、分责,接到任务后不讲条件,不谈困难,不打折扣,不遗余力的去执行、去落实,从不拈轻怕重,更不会揽功诿过;他甘为“孺子牛”,多年基层经验让他明白,只有让各项目部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成本核算专业知识,才能建设出高质量、低成本工程,于是经常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人;他甘做“铺路石”,经营工作需要面对方方面面的事和形形色色的人,他坚持以心换心,以诚换诚,大事讲原则,小事讲风格,同建设单位、监理公司和各专业分包等能相处融洽,促进了工程高效、有序地进行。
弹指一挥间,韩智杰在第七公司工作已三年有余,有辛酸,有汗水,但更多的是对公司的感激,因为在这几年工作中不仅学到了与工作相关的知识、技能与方法,更学到了如何做一个对公司对社会有用的人,他那份为金城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仍坚如磐石。